当笔者初次接触Java Image API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整理总结一下初学者经常遇到的问题。
1)图像格式支持。很多人会用Java Image API来读取tiff文件,可惜这种格式并不被支持,在JDK6中,Java ImageIO类只支持几种常见的图像格式(PNG、JPG、GIF、BMP),其他均不支持。
2)透明通道的支持与文件保存。如果BufferedImage对象为ARGB格式,说明支持透明通道,最佳的保存格式为PNG格式,否则会造成图像信息丢失,保存失真。
3)加载图像资源文件。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加载图像资源文件,笔者最喜欢的做法是把要使用的图像文件与Class文件放在同一个package中,然后通过如下代码加载:
java.net.URL imageURL = this.getClass(). getResource("lena.jpg"); BufferedImage bi = ImageIO.read(imageURL);
4)处理结果显示的像素里有大片的白点或黑白斑点,最可能的原因在于你的RGB像素值取值范围超过了[0~255],请仔细检查。
5)如何在BufferedImage对象上绘制各种几何形状与文字等信息?使用如下代码即可:
Graphics2D g2 = image.createGraphics(); // 获取绘制引擎 g2.draw(...); //绘制几何形状Shape
6)如何获取图像的位深度?通常位深度(bit depth)与图像存储像素字节位数有关系。
深度为16位通常的存储格式为RGB,前两个通道red与green各占5位,最后一个blue通道占6位,总计16位两个字节,深度为24位通常的存储格式为RGB,分别占8位,总计三个字节,深度为32位通常包含透明通道,且为ARGB格式,每个通道占1个字节,总共32位,4个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