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从网络技术的视角讲述云计算的图书,它的主要特点在于通俗易懂而且没有炒作云计算概念的篇幅。这本书是一部耗费心血完成的作品,对很多概念及技术的理解和解释都非常准确,适合刚刚接触云计算技术的读者阅读。
在信息行业从业多年,我目睹了云计算技术从“云雾”中慢慢落地,同时也亲身感受到数据中心的规模正在变得越来越庞大。我的身边也有不少人正在玩命地开发那些只有在计算集群上才能跑得动的应用程序,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把云计算讲得透彻明白。曾经听一位计算机行业的老专家笑谈,所谓云计算有三层意思:一是“云里雾里”,二是“众说纷纭(云)”,三是“不知所云”。这基本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人对云计算的印象。然而不管怎么说,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让客户端越来越轻薄短小,让服务端越来越庞大臃肿;这门技术还充满了商业的味道,骨子里流露出“把方便留给用户,把难题留给自己”的服务运营理念。
本书的作者Gary Lee有丰富的电气工程学知识背景和从业经验,这也正是他能够把云网络相关技术的发展讲述得如此清晰的原因。本书的第一个关键词是“云网络”,网络工程技术人员可以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云网络的基本软硬件设施和设计方法;第二个关键词是“云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建设和管理人员可以从中了解数据中心发展的历史和趋势,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参考。
由于工作原因,我也时常与浪潮、华为以及一些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人员打交道。在他们的设计方案中,动辄需要十台八台服务器作为各类节点。这让人不禁暗自感叹,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服务器这样的东西居然也跟白菜一样了。看了本书才发现,这算什么,人家大型云数据中心是开着卡车更换模块的。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未来全球最先进的数据中心必然在中国,这是因为中国人面对着世界上最复杂的数据管理难题。在享受“双十一”盛宴的时候,绝大多数人不会想到阿里巴巴强大的服务支持团队其实在那一天如临大敌;在发泄对12306网上购票的各种不满时,绝大多数人并不明白12306的工程师们心中的苦涩和无奈。这些人的坚守和拼搏才是中国速度的来源和中国数字的支撑。因此,在翻译这本外国人撰写的图书之时,我也想借用译者序的这一点空间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最后,感谢图灵公司的朱巍和杨琳等诸位编辑在本书翻译和出版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付出的心血,也感谢家人对我的支持和谅解,因为这本书的翻译工作几乎占用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由于水平有限,译文之中难免出现疏漏,请读者海涵之。
唐富年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