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前面两节的内容,我们对网络管理已经有了一个较清晰的了解。网络管理的本质,是从网络设备上获取信息,根据管理者所关心的信息(管理信息)进行辨识、分析、判断,从而适时地做出适当的决策或操作。
比如当通过获取的数据得知,被管理设备的内存占用较多时,可进一步查看其相关的进程数量,分析各进程的具体占用情况。根据这些具体的情况辨识系统是否处于预期状态,如果在预期内,即可视作正常现象;如果不是正常现象,则应采取相关的措施,以保障系统正常、有效地运行。同样,在诸如使用频率高的设备(如UPS)中,如发现设备电压或电流出现异常,应该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包括(远程)调节系统的相关参数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否则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果被管理设备能在出现异常前提前主动告知(主动告警)管理者(软件),同时管理者能够通过诸如邮件、短信等方式通知运维人员,这将会使工程运营及维护的成本大大降低。不论哪种情况,信息的获取与设置是网络管理中必要的两个通信过程,智能化的主动告警也在常规的理解范围之列。
网络管理协议应该能够处理以上描述的基本情况,以保证有效的通信方式,并有对应的通用标准来处理以下两个问题:
管理信息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是什么?
如何传递被管理者和管理者在通信过程中的管理信息?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恰如其分地满足管理要求的“简单的”网络管理协议。所谓“简单”,可以从SNMP使用的通信协议栈和少数几个协议命令(GET和SET系列,可参考1.3.3节和6.3节)中来理解。在SNMP的术语里,上面所述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被解释为NMS(Network Management Station,管理工作站)和代理,下文开始使用这两个名称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