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发展中顺势产生了许多对网络管理技术进行研究的标准化组织或知名厂家,如IBM、SUN。这些机构在网络管理方面研究的重点主要是网络管理标准、体系结构、框架等,其提出了多种网络管理方案,包括HEMS、SGMP、CMIS/CMIP、CLI、Netconf、Netf?low等。网络管理的主要研究组织包括政府或国际组织、行业论坛、协会等。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制定了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即7层参考模型。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负责互联网标准的开发和推动。IETF由互联网结构委员会(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IAB)监督,而IAB向国际互联网协会(Internet Society,ISOC)负责。
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ITU-T),是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管理下的专门制定远程通信相关国际标准的组织。
这些国际化的组织制定了相关的协议、模型和标准,取得成功的主要有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TMN参考模型、IEEE LAN/WAN、基于Web的管理等。
我们知道Internet网络的发展离不开TCP/IP网络模型。TCP/IP网络模型具有4层结构,如图1-1所示。

基于该模型的网络管理协议最早是在1987年提出的SGMP(Simple Gateway Monitoring Protocol,简单网关监控协议),该协议应用于网关的监控。
而ISO制定的OSI参考模型主要是解决异构网络系统之间的互联与互操作的问题,其包含如图1-2所示的7层结构。
OSI只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并没有提供具体的实现方法和接口。于是,基于OSI,ISO联合ITU-T发布了第一个网络管理标准CMIS/CMIP(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Protocol,通用管理信息服务/协议),该标准具有相对通用和完备的优点,在当时的网络管理中得到了初步的应用。
TCP/IP网络模型和OSI参考模型下的两种网络管理标准分别是SGMP和CMIS/CMIP,它们各有所长,不过后者的管理思想更为先进。于是,Internet的管理机构IAB认为有必要针对TCP/IP网络模型制定新的网络管理标准,也就是基于CMIS/CMIP制定一套功能完善的网络管理协议——CMOT(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Protocol Over TCP/IP)。不过事与愿违,IAB不得不为了解决当务之急,对现有的SGMP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作为一种临时的网络管理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开发的第一版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也就是SNMP v1,其作为SGMP的增强版本,推向市场。SNMP v1的优点是简单和实用,这也是后续不断对其进行发展完善的主要原因。
从以上简要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各个机构实际定义了很多与网络管理相关的“标准”,不过很多“标准”并不能算标准。这里涉及“标准”的通用性、可扩展性、实现的难易程度,更重要的是其能否被市场所接受。
定义的各种“标准”,有些相互补充,有些相互竞争,有些甚至没有形成气候,对网络管理的发展作用有限。同样,并不是所有的设备都支持所有的标准。不过刚才提到的SNMP,则是网络管理中名副其实的标准协议,我们将在后面会对其进行详细讲述。其他协议,如LNMP(LAN Man Management Protocol,局域网个人管理协议)、TMN(Telecommunications Management Network,电信管理网络)标准等,本书不做具体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