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为什么要使用Cacti
在IT行业,任何产品或者解决方案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用户和场景,针对Cacti自身的特点,本节首先介绍它比较合适的使用场景。接着介绍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同类产品,Cacti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总结归纳出使用Cacti的理由。
1.2.1 Cacti的使用场景
通过笔者这些年的考察,会发现在如下几个场景中,Cacti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中小型企业
通常情况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企业,对于IT信息系统的建设成本比较敏感,通常这样的企业又不乏有技术、有想法的工程师,利用开源软件既可以得到符合自己情况的系统,又能节省一大笔系统建设成本,所以在中小型企业的机房,经常会看到Cacti的身影。
2.大型数据中心
大型数据中心的监控系统往往非常复杂,并不是某一家就可以提供End-To-End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Cacti可以肩负起整体监控系统的网络流量、单台主机工作负载以及非IT化的生僻设备的监控任务,并通过开放的API接口接受其他监控系统的整合,协同工作。
3.紧急的项目抢险
不同于常用的使用场景,Cacti不仅可以作为一般企业IT系统监控和数据中心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在某些特殊场景中,它还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紧急的项目抢险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笔者在项目的运行维护中,经常会接到这样的电话:
“我的数据库系统怎么从今天早上起变得这么慢?!”
“先别急,这之前的几天你们对数据库系统做过什么没有?”
“没有啊……什么都没做啊……好好的就突然慢下来了!”(通常我们的客户都是这样回答的……)
“系统日志和监控数据发给我看一下吧,我来试着定位问题。”
“系统日志怎么导出来啊?监控系统前几天消防演习,机柜关机的时候给停掉了,赶紧过来,别那么多废话了!”(客户暴怒了……)
通常这种情况下,我们都会再带着一套Cacti系统,接驳目标设备,Cacti系统会自动展现监控设备的情况,没准儿我们会发现网络的传输速度正常,数据库主机的计算压力也不大,内存也没有吃满到交换文件的地步,存储性能也OK,就是语句执行起来时间很长,试着查看了一下计划任务,发现问题:不知哪路“神仙”把Rebuild Index的维护计划给删掉了,导致大量的新增记录没有索引,联合查询的时候非常慢。问题得到准确定位!
通过Cacti采集数据,对数据可视化来定位问题,既快速,又简单明了。
Cacti,挺好的,我们一直用它,倍儿有面子!
总结起来,Cacti对于1000台服务器以下的数据中心监控,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它良好的界面设计、开放的系统架构,可以承担起监控的重任。目前笔者看到Cacti已经在电信、石油、政府、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的客户机房使用。相信大家在日常的工作中也会经常看到,Cacti默默地为我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