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频道 > 网站 > 网页设计 > 深入应用C++11:代码优化与工程级应用
1.2.1 模板的右尖括号
15-07-07    下载编辑
收藏    我要投稿   
在StackOverflow的最近一次世界性调查中,C++11在所有的编程语言中排名第二, C++11受到程序员的追捧是毫不意外的,因为它就像C++之父Bjarne Stroustrup说的:它看起来就像一门新的语言。C++11新增加了相当多的立即去当当网订购

1.2 模板的细节改进

C++11改进了编译器的解析规则,尽可能地将多个右尖括号(>)解析成模板参数结束符,方便我们编写模板相关的代码。

1.2.1 模板的右尖括号

在C++98/03的泛型编程中,模板实例化有一个很烦琐的地方,那就是连续两个右尖括号(>>)会被编译器解释成右移操作符,而不是模板参数表的结束。

看一下代码清单1-6所讲的例子。

代码清单1-6 C++98/03中不支持连续两个右尖括号的示例

template <typename T>
struct Foo
{
   typedef T type;
};

template <typename T>
class A
{
   // ...
};

int main(void)
{
   Foo<A<int>>::type xx; // 编译出错
   return 0;
}

使用gcc编译时,会得到如下错误提示:

error: '>>' should be '>>' within a nested template argument list
    Foo<A<int>>::type xx;

意思就是,“Foo<A<int>>”这种写法是不被支持的,要写成这样:“Foo<A<int> >”(注意两个右尖括号之间的空格)。

这种限制无疑是很没有必要的。在C++的各种成对括号中,目前只有右尖括号连续写两个会出现这种二义性。static_cast、reinterpret_cast等C++标准转换运算符,都是使用“<>”来获得待转换类型(type-id)的。若这个type-id本身是一个模板,用起来会很不方便。

现在在C++11中,这种限制终于被取消了。在C++11标准中,要求编译器对模板的右尖括号做单独处理,使编译器能够正确判断出“>>”是一个右移操作符还是模板参数表的结束标记(delimiter,界定符)。

不过这种自动化的处理在某些时候会与老标准不兼容,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template <int N>
struct Foo
{
   // ...
};

int main(void)
{
   Foo<100 >> 2> xx;
   return 0;
}
在C++98/03的编译器中编译是没问题的,但C++11的编译器会显示:
error: expected unqualif?ied-id before '>' token
    Foo<100 >> 2> xx;
解决的方法是这样写:
Foo<(100 >> 2)> xx;  // 注意括号

这种加括号的写法其实也是一个良好的编程习惯,使得在书写时倾向于写出无二义性的代码。

各种C++98/03编译器除了支持标准(ISO/IEC 14882:2003及其之前的标准)之外,还自行做了不少的拓展。这些拓展中的一部分,后来经过了C++委员会的斟酌和完善,进入了C++11。所以有一部分C++11的新特征,在一些C++98/03的老编译器下也是可以支持的,只是由于没有标准化,无法保证各种平台/编译器下的兼容性。比如像Microsoft Visual C++ 2005这种不支持C++11的编译器,在对模板右尖括号的处理上和现在的C++11是一致的。

点击复制链接 与好友分享!回本站首页
分享到: 更多
您对本文章有什么意见或着疑问吗?请到论坛讨论您的关注和建议是我们前行的参考和动力  
上一篇:1.3 功能
下一篇:1.5 小结
相关文章
图文推荐
JavaScript网页动画设
1.9 响应式
1.8 登陆页式
1.7 主题式
排行
热门
文章
下载
读书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资合作 | 版权申明 | 在线帮助 | 网站地图 | 作品发布 | Vip技术培训
版权所有: 红黑联盟--致力于做最好的IT技术学习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