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频道 > 网站 > 网页设计 > 深入应用C++11:代码优化与工程级应用
1.1.3 返回类型后置语法——auto和decltype的结合使用
15-07-07    下载编辑
收藏    我要投稿   
在StackOverflow的最近一次世界性调查中,C++11在所有的编程语言中排名第二, C++11受到程序员的追捧是毫不意外的,因为它就像C++之父Bjarne Stroustrup说的:它看起来就像一门新的语言。C++11新增加了相当多的立即去当当网订购

在泛型编程中,可能需要通过参数的运算来得到返回值的类型。

考虑下面这个场景:

template <typename R, typename T, typename U>
R add(T t, U u)
{
   return t+u;
}

int a = 1; float b = 2.0;
auto c = add<decltype(a + b)>(a, b);

我们并不关心a+b的类型是什么,因此,只需要通过decltype(a+b)直接得到返回值类型即可。但是像上面这样使用十分不方便,因为外部其实并不知道参数之间应该如何运算,只有add函数才知道返回值应当如何推导。那么,在add函数的定义上能不能直接通过decltype拿到返回值呢?

template <typename T, typename U>
decltype(t + u) add(T t, U u) // error: t、u尚未定义
{
   return t + u;
}

当然,直接像上面这样写是编译不过的。因为t、u在参数列表中,而C++的返回值是前置语法,在返回值定义的时候参数变量还不存在。

可行的写法如下:

template <typename T, typename U>
decltype(T() + U()) add(T t, U u)
{
   return t + u;
}

考虑到T、U可能是没有无参构造函数的类,正确的写法应该是这样:

template <typename T, typename U>
decltype((*(T*)0) + (*(U*)0)) add(T t, U u)
{
   return t + u;
}

虽然成功地使用decltype完成了返回值的推导,但写法过于晦涩,会大大增加decltype在返回值类型推导上的使用难度并降低代码的可读性。

因此,在C++11中增加了返回类型后置(trailing-return-type,又称跟踪返回类型)语法,将decltype和auto结合起来完成返回值类型的推导。

返回类型后置语法是通过auto和decltype结合起来使用的。上面的add函数,使用新的语法可以写成:

template <typename T, typename U>
decltype((*(T*)0) + (*(U*)0)) add(T t, U u)
{
   return t + u;
}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语法,再看另一个例子:
 

int& foo(int& i);
float foo(float& f);

template <typename T>
auto func(T& val) -> decltype(foo(val))
{
   return foo(val);
}

如果说前一个例子中的add使用C++98/03的返回值写法还勉强可以完成,那么这个例子对于C++而言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在这个例子中,使用decltype结合返回值后置语法很容易推导出了foo(val)可能出现的返回值类型,并将其用到了func上。

返回值类型后置语法,是为了解决函数返回值类型依赖于参数而导致难以确定返回值类型的问题。有了这种语法以后,对返回值类型的推导就可以用清晰的方式(直接通过参数做运算)描述出来,而不需要像C++98/03那样使用晦涩难懂的写法。

点击复制链接 与好友分享!回本站首页
分享到: 更多
您对本文章有什么意见或着疑问吗?请到论坛讨论您的关注和建议是我们前行的参考和动力  
上一篇:1.3 功能
下一篇:1.5 小结
相关文章
图文推荐
JavaScript网页动画设
1.9 响应式
1.8 登陆页式
1.7 主题式
排行
热门
文章
下载
读书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资合作 | 版权申明 | 在线帮助 | 网站地图 | 作品发布 | Vip技术培训
版权所有: 红黑联盟--致力于做最好的IT技术学习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