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频道 > 网站 > 网页设计 > 网站运维技术与实践
3.1.1 服务器数据
14-04-12    奋斗的小年轻
收藏    我要投稿   

本文所属图书 > 网站运维技术与实践

网站运维工作,一向以内容繁杂、覆盖面广著称。《网站运维技术与实践》选取日常工作涉及的监测调优、日志分析、集群规划、自动化部署、存储和数据库等方面,力图深入阐述各项工作的技术要点及协议原理,并介绍相立即去当当网订购

3.1 采集点的取舍

说到数据分析,首先当然是数据越全面越详细越好。但是随之带来的分析复杂度也同样让人头疼。所以首先我们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确定正常收集状态下的采样点。

3.1.1 服务器数据

首先是服务器数据,即第二章所讲的 sar等命令采集到的服务器负载、磁盘读写、网卡流量等信息。这些采样标准,其实完全可以根据数据本身的概念和命令的原理来确定采样频率。

比如平均负载 loadavg,输出的三个值本身就已经是 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平均值,那么小于 1分钟的采样就是没有意义的。

相反,对于 I/O操作,大多数条件下都是瞬时操作,如果依然使用 5分钟甚至 10分钟的采样频率,很可能就会遗漏掉一些异常情况直到累积爆发。

而另一方面,即便是相同的数据,针对不同应用的采样点也应该有所区别。

比如常见的缓存服务器软件 Squid,在 version 3.2之前,是不支持多核的。那么其数据采样就不能和 Nginx等服务一样采用 loadavg,而需要关注其具体的 CPU util%。

点击复制链接 与好友分享!回本站首页
分享到: 更多
您对本文章有什么意见或着疑问吗?请到论坛讨论您的关注和建议是我们前行的参考和动力  
上一篇:1.3 功能
下一篇:1.5 小结
相关文章
图文推荐
JavaScript网页动画设
1.9 响应式
1.8 登陆页式
1.7 主题式
排行
热门
文章
下载
读书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资合作 | 版权申明 | 在线帮助 | 网站地图 | 作品发布 | Vip技术培训
版权所有: 红黑联盟--致力于做最好的IT技术学习网站